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是指在城市社区(街道)、农村乡镇(村)、企业和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和其他组织中建立的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是依靠广大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传播红十字精神、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和服务的重要职责。
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是增强红十字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巩固和扩大红十字会的社会基础,推进新时期各级红十字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夯实红十字事业基础,把红十字会工作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生活境况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实现红十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基本原则:主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实施人道救助为主要特色的各项活动;坚持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服务于红十字事业发展大局;坚持以提高能力为重点,不断巩固和扩大红十字事业的群众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科学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3.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基层组织。争取用5年的时间,在各行各业大力推动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基本实现基层组织“五有”目标,即:有热心红十字事业的带头人,有稳定的会员或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稳固的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创建一批组织建设规范、活动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巩固、会员和志愿者作用发挥好的模范红十字会基层组织。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积极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扩大和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为红十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提高整体建设水平
4.城市社区(街道)组织建设工作。以红十字服务进社区和评选红十字服务示范社区为契机,结合社区(街道)工作特点,大力发展、巩固和扩大社区(街道)红十字服务的有效载体和服务平台,重点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把社区(街道)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纳入社区(街道)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红十字服务在社区(街道)的长效工作机制。
5.农村乡镇(村)组织建设工作。以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体现红十字特色的活动为依托,以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为骨干,重点要培养一批起示范作用的典型,积极开展防灾避险、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和普及健康知识等工作,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提倡互尊互帮、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拓宽红十字会在农村乡镇(村)工作领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6.企业和事业单位组织建设工作。要重点在与红十字会开展活动密切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和发展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面向广大干部、职工,以传播人道主义精神为前提,以安全教育和初级卫生救护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红十字事业的认同感。
7.学校组织建设工作。以评选红十字模范校为契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建立红十字会组织;把倡导红十字理念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开展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红十字在青少年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扩大红十字组织在学校的覆盖面。
8.医疗机构组织建设工作。医疗机构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依靠力量,是发展红十字会员和团体会员的主要来源。要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建立红十字组织,认真履行红十字会救灾、救护和救助职责,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开展医疗救援、防疫防病工作以及承担救护培训师资、组建救护队伍,开展救护培训工作和实施现场救护以及开展医疗救助,为困难群体提供医疗服务的作用。
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是红十字会开展人道主义救助的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传播红十字精神、宣传红十字会的窗口作用,强化参与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助、救护师资培训基地和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的功能;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要争取在5年内基本实现省、市各有一所冠名红十字(会)医院,有条件的县也要有一所冠名红十字(会)医院。
9.其他社会组织的组织建设工作。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在其他社会组织中建立自我运转能力较强、社会参与程度广泛、更加富有效能和吸引力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提倡在其他社会组织中的组织形式、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的创新,把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0.大力发展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各级红十字会要加强基层组织中的会员和志愿者制度建设,要大力发展团体会员,团体会员要按时交纳会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个人会员分类管理的有效途径,做好会费收缴工作,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会工作。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强调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志愿者骨干的培训,建立激励机制。
要建立会员和志愿者注册制度,规范对会员和志愿者的服务、管理、组织、培训和使用,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努力使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合力。
11.理事队伍建设。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帮助和指导基层组织中的理事队伍建设。要积极引导基层组织注重吸收热心红十字事业的人士担任理事;加强对基层组织中理事的服务意识,完善联系理事的制度,充分发挥理事在红十字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基层组织工作长效机制
12.完善活动制度。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要坚持经常开展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各项服务活动。鼓励以5•8世界红十字日和一些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集中组织开展红十字主题活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举行各种活动、集会和工作会议,应使用红十字旗帜或标志;会员和志愿者要佩戴相应标牌。
13.健全运行机制。一是要健全组织体系,促进理事会成员结构合理化;二是要明确理事会在制定工作目标、落实重要任务、研究财务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三是要定期召开有志愿者、捐赠者、受益人参加的联系会议和会员代表会议或会员代表大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四是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把红十字会组织的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筹资和资助情况、会费收缴和使用等信息向会员和志愿者公布,把会员和志愿者对红十字会工作和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14.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平台是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依托,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推动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积极建设红十字(志愿)服务站、红十字之家、博爱超市、博爱卫生院(站)等服务平台,鼓励探索建立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的活动载体和服务平台。
15.建立激励机制。各级红十字会要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进行表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继续与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合作,定期作好红十字服务示范社区、红十字工作示范村、红十字模范校、优秀冠名红十字会医疗机构的评选和优秀会员、志愿者表彰等工作。
16.强化干部培训制度。各级红十字会要针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采取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专题学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组织骨干进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制定中国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干部培训计划,推动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指导和服务意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17.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红十字会要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和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建立领导责任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常抓不懈,努力形成推动基层组织有效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
18.明确工作职责。要进一步明确职责,逐级分解任务,层层抓落实。省级红十字会要对基层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细则,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宏观协调、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市、县两级红十字会要制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把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9.抓好试点工作。各级红十字会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别对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学校、医院、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典型、具体指导。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基层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加大工作指导力度,通过现场观摩会、座谈会等形式,总结推广基层好的作法和经验,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组织编写《中国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手册》,规范基层组织的工作任务、制度建设、会员和志愿者工作、会费收缴等内容。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可依据工作手册要求,定期记载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内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20.加强指导和服务。各级红十字会要真正把服务基层思想贯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始终,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经常深入基层,听取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意见,要制定本地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分步推进的工作计划。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支持与指导,帮助解决基层组织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为基层做实事,提高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活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上水平。